想要試試廚餘變成土,再用來種菜...
這樣可以循環再利用
於是,開始了我的廚餘堆肥實驗
首先,搜尋網路收集資訊,
網路廚餘堆肥的教學,總覺得很簡單
也有教簡易製作廚餘桶,我怕處理不好,惡臭飄散
因此,找了一個廚餘堆肥桶,還搭配廚餘粉,
為了讓微生物分解快速,還去傳統雜糧店買了細米糠
為了讓土質乾淨少負擔,我以生廚餘來製作堆肥
所謂的生廚餘,是未經烹調或纖維粗大的蔬果殘渣,如生菜葉、果皮、水果殘渣等,但咖啡渣我會曬乾再放入廚餘桶,而且使用的量不多
如何製作:
依造廚餘桶說明使用
基本上就是一層廚餘,一層廚餘粉,再加一些米糠,如此堆疊,直到廚餘桶堆滿
每隔3-7天,從下方旋鈕開關取出液肥
生廚餘:生菜葉、香蕉皮
液肥稀釋500倍,可用來澆花澆菜,補充植物養分,也可以沖馬桶、通廚房水管,消臭去汙
就這樣廚餘堆肥桶堆滿後,蓋子蓋緊,經過了三個月...
當我把蓋子打開那當下
我傻眼了,咦?!怎麼是白色的??整個桶子長滿白毛???
跟我想的不一樣
而且還飄出了臭酸味~~
於是,把桶子從室內移到陽台,不再封蓋,改用黑布蓋著
原本滿滿的廚餘,分解了一些,剩下1/4桶,又黑又臭,該怎麼辦?
依然蓋著黑布,先讓廚餘曬乾一些,水分瀝乾,蒸乾,液肥也取出了三罐
廚餘分解剩下1/4桶,又黑又臭
改用黑布蓋著,並且移到室外
臭黑廚餘太濕黏,底層還有水,放置室外
蓋著黑布,先讓廚餘曬乾一些
液肥取出了三罐
想說也曾看過使用落葉堆肥,那就來試試吧,看能不能挽救這桶臭酸失敗的廚餘堆肥
要不然還不知道這臭酸廚餘該丟哪裡呢
於是
在校園、公園掃落葉,只要幾天晴天,落葉乾枯就是好時機
而且行道樹或校園有許多槭樹,落葉很多,一次就可以取一大袋
打開廚餘桶放入落葉放到滿,與底下的臭酸廚餘攪拌
惡臭撲鼻,又黑又黏,要憋氣,還要用力攪動><
放滿落葉
與底下的臭酸廚餘攪拌
隔幾天,取出液肥
20天後,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打開黑布,
咦~沒有臭酸味了耶,好神奇,而且還有淡淡的槭樹香氣
忍不住大口大口吸,真的很香~~
於是再度放入落葉,並且攪拌,大概一共經過三次落葉攪拌
如此經過3個月後
將將,救援成功,有土的樣子了^_^
把殘存落葉再次攪拌
繼續放置併蓋上黑布~
直到秋天來臨,開始種植秋天的作物
想到陽台的廚餘落葉堆肥土
廚餘堆肥土也曬乾
真的成為有機土了,很開心 \(^▽^)/
原本臭酸失敗的廚餘堆肥,成為有機土可以用來種菜了,廚餘堆肥救援成功
乾燥鬆軟的有機土
廚餘堆肥有機土完成
回頭想想失敗原因
原本的廚餘堆肥桶使用的是無氧堆肥法,但不容易成功,需要的時間也比較久
也可能是我放的廚餘和廚餘粉的比例不對,所以沒有成功
後來使用落葉堆肥,才知道成功的堆肥需要適當的碳氮比
適合於微生物之碳氮比介於20:1至30:1
當碳氮比太高時,堆肥化過程進行相當緩慢。
如果碳氮比太低,微生物分解出過多的氨,就會發臭發酸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取4份碳源+1份氮源材料,就可達到約25~35:1的最佳比例
所以要知道碳源和氮源材料有哪些
簡單的區分,生廚餘就是氮源材料,而乾枯的落葉就是碳源材料
落葉堆肥:
4份落葉+1份生廚餘,如此一層一層堆疊
桶子堆疊滿了,就不再增加,並蓋上黑布,讓微生物分解
此時堆肥的溫度會升高,原本滿滿的堆肥會漸漸減少變扎實
而且看不到原來的形狀,看不見葉子、果皮等
最後還要讓太陽曬乾,成為有機土循環利用
-----------------------------
這是個人的廚餘堆肥經驗與過程,雖然這一小桶廚餘堆肥製作的有機土並不多,花費的時間也很長,我會選擇落葉堆肥的方法,持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