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嶼在基隆外海,由八斗子漁港(碧砂漁港)搭船前往,每年開放登島時間(大約4-10月,詳情請看公告),每日登島人數總量限制1200人,因此需要事先上網預約,有多種行程可選擇,我們選三合一(繞島+登島+上燈塔)行程,大約3.5小時。
基隆嶼在基隆外海,與和平島直線距離約3.3公里,由八斗子漁港搭船單程約為30分鐘,日治時期為基隆八景之一,100萬年前火山活動所形成,屬於海底火山噴發的小島,且與棉花嶼,彭佳嶼,及花瓶嶼並為基隆外海四個火山島嶼。
這是登上燈塔路徑軌跡,我們邊走邊拍照,正中午的時間登島遊客較少,拍照時間很長
登島後導覽員介紹基隆嶼地質、生態,走一趟濱海步道之後開始登頂步道,時間充裕,皆可完成登頂,通常登頂一趟大約1小時
網路預定行程與時間
必須提早30分鐘到場報到
今日遊客不多
準備搭船前往
基隆嶼,屬於海底火山噴發的小島,100萬年前火山活動所形成
我們坐在船頭甲板
風浪不大,偶爾航行中的浪花噴上甲板
山頂燈塔,黑白縱條文清晰可見
基隆嶼燈塔,興建於1980年,採太陽能發電
基隆嶼為火山島,四面峭壁嶙峋
附近的海域也是基隆外海有名的磯釣場
許多小島滿是釣客
遠看還以為是小鳥
這一面可以看見登山步道
從箭頭處山腰沿著山脊而上
海面平靜無波浪
前方海面似乎有一條線
靠近我方海面平靜無波,遠方則波浪明顯
原來這條線稱為「基隆海檻」,也稱為「換潮線」
「基隆海檻」因海水漲退潮,海檻前後水位以及流速的不同而形成一條分界線,一邊海面平靜無波,另一邊海面波痕明顯,也稱為「換潮線」
過了「基隆海檻」這裡海面有波浪
導覽員介紹基隆嶼地質和生態
基隆嶼地質
本島是由角閃石、黑雲母、石英、安山岩所構成,基隆島的石英安山岩之二氧化矽含量大約63-77%。
岩層中可發現石英顆粒
「基隆海檻」因海水漲退潮,海檻前後水位以及流速的不同而形成一條分界線,一邊海面平靜無波,另一邊海面波痕明顯,也稱為「換潮線」
基隆嶼地圖
導覽員邊走邊介紹
先走環海步道,再上登山步道至燈塔
步道旁都是鐵炮百合
3月底已開花
滿山鐵炮百合
島上植物
春夏之際:鐵炮百合、石板菜、日本女貞、白飯樹、基隆澤蘭及月桃等
秋冬之際:金花石蒜、基隆蠅子草、朝鮮紫珠、糯米條等
島上還有珍稀植物:四種瀕危植物:基隆筷子芥、基隆蠅子草、金花石蒜、日本翻白草
島上還有野山藥
濱海步道
登頂步道蜿蜒上山
土地公祠
濱海步道盡頭
有一隻鳥像是站衛兵,在石頭上靜止不動
以為是雕像
從船上就看到牠
登島走步道又看到牠
開始登山
濱海步道
登山路上一直看到的小島-小基隆嶼
登山木棧道
沿著山腰之字向上
步道窄小,遊客多的話可能會塞車
山脊有一休息亭
在此回看台灣本島
籠罩雲霧中
依稀可見三根煙囪
那是協和發電廠
繼續在山脊上前進
兩旁灌木叢無法遮蔭
夏季應該相當炎熱
現在三月底的天氣剛剛好
這角度看起來很恐怖,走在山脊上
看見前方山脊上的休息亭
基隆嶼的鐵炮百合恣意生長,島內盛開,
就連山崖邊都能生長
這裡的風景不錯ㄋ
如山中仙境
快到山頂的飛來石
基隆嶼燈塔,黑白縱條文
興建於1980年,採太陽能發電
到達基隆嶼燈塔,山頂海拔182m
遊客不多,盡情拍照
山頂休息區不大
眼前不見道路的斷崖點
這景象有雲霄飛車的視覺刺激感
看見前方的休息亭
遠方三根煙囪
那是協和發電廠
島上步道中發現的動植物...
長葉腎蕨,細看葉緣有白點,
這是泌水孔,可以排出多餘的礦物質
披針貫眾蕨,葉厚革質,孢膜圓形盾狀,散佈葉背
葉質地厚,革質,孢膜圓形盾狀,散佈葉背,跟披針貫眾蕨很像,只是羽片鋸齒狀
推估可能也是貫眾蕨(待查證)
滿山的鐵炮百合
4-5月百合滿開,可登島欣賞
3月底這時已經花開不少
看到野外百合能滿山盛開,很開心也很感動
翠斑草蜥
灌木叢中常有動靜
會停下腳步靜靜的看
因此發現且拍到了一些
中國石龍子,島上常見
島上常見鳥類:一級保育類的遊隼在島上繁殖,白腹鰹鳥在岩壁棲息,岩鷺及藍磯鶇是島上原住民,其他還有候鳥黃眉黃鶲、海鸕鶿、褐鷹鴞、白腹琉璃、黃尾鴝、地啄木等過境休息
稀有的昆蟲:亞東細蟌、長尾蜻蜓、紅脈蜻蜓、燕藍灰蝶及紋黃蝶
爬蟲類有臭青公、赤背松柏根、中國石龍子、翠斑草蜥、鉛山壁虎
安檢所外牆上木頭藝術裝飾
很可愛,很俏皮
全島的打卡點在安檢所旁
就是這--漂流木作品地標
漂流木作品地標
整個行程(繞島+登島+上燈塔)行程,大約3.5小時
結束回本島大約三點
準備去用餐
潮境公園附近
望海巷石頭火鍋
下午時段沒甚麼人用餐
爬山後享受美味餐點
海水漫漫淹沒
海鳥等待美食
夕陽美好
愉快的基隆嶼之旅
旅遊日期:2021.3.27
【旅遊資訊】
KKDay、Klook等旅遊網站都可預約行程